导读:
阳光采购政策发展历程
阳光采购政策是中国政府为降低政府采购成本,提高采购公平程度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。中国采取阳光采购政策的历程是从2002年开始的。
2002年4月,国务...
阳光采购政策发展历程
阳光采购政策是中国政府为降低政府采购成本,提高采购公平程度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。中国采取阳光采购政策的历程是从2002年开始的。
2002年4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通知》。该通知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进行公开招标,公开招标的比例应逐步提高,到2005年达到60%以上。这是阳光采购政策在政策上第一次有所体现。
2006年9月,国家财政部印发了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》,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采购人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,加大信息公开力度,提高采购透明度。这是阳光采购政策在法律层面上首次明确写入政策。
2012年,国务院印发了《政府采购评审办法》,第二十九条中规定,评审活动应当公开透明。第三十三条中规定,评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,并在评审过程中接受社会监督。这是阳光采购政策在评审活动方面的进一步完善。
2014年,国务院印发了《政府采购条例》,第二十条中明确规定采购人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采购公告、中标结果以及评审、合同等工作过程。这是阳光采购政策在政策具体表述上更为完善的一次尝试。
2020年,随着数字化的推广和普及,阳光采购政策的数字化也成为了政府采购的重要发展方向。目前,各地政府采购网站已经广泛应用,提供公开采购公告和中标公示信息,让采购者和供应商都能够更为迅速地获取项目信息。同时,各地政府采购网站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也越来越完善,通过在线咨询、在线交易和在线投诉等方式增加了政府采购交易的安全和透明程度。
阳光采购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不正之风,遏制腐败行为的滋生,保证采购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未来,随着数字化的普及,阳光采购政策将会更加普及和完善。阳光政务将越来越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和支持。